當蓮子的外皮由青轉為淺淺的紫褐色,蓮粒與蓮蓬孔格間微松時,就到了它適合采摘的時候。掰開蓮蓬,把包裹著青紫色外殼的新鮮蓮子從里面取出來,熟練的剝蓮工人,就算剝完整個蓮蓬的蓮子都幾乎不會破壞蓮蓬的形狀。轉眼之間,一朵朵蓮蓬就空了,而真正花工夫的剝蓮子工程,才剛剛開始……
旋折荷花剝蓮子
從蓮蓬中把蓮子取出,不過是復雜的剝蓮工藝的第一步。7月19日6點半,記者來到福建三明素有“中國白蓮之鄉”美譽的建寧,在蓮農家中看到堆積成小山一樣的蓮蓬,這些都是清晨5點左右剛剛采摘上來的,甚至沾著露珠。蘇軾有詩名為《蓮》——旋折荷花剝蓮子,露為風味月為香,說的是蓮農們攀折擔中的荷花,剝出蓬內蓮子,那蓮子有著露水的風味,月色的清香。
“蓮子一旦成熟就要馬上采摘,老了就難加工,口感也差,而太嫩顆粒就不飽滿,當天采下來的蓮子應該在當天剝完,這樣蓮子的香甜味才又鮮又正。如果實在剝不完,也應該給蓮蓬噴水保濕。”
將裹著青綠色外殼的蓮子從蓮蓬中取出來以后,首先剔除外觀不達標和有病蟲害的,接下來就應該給蓮子“去殼”了。
蓮農們把蓮子投入一個寬約7~8厘米,長約20厘米的細長條機器中,這個機器的底部出口處安裝有薄薄的刀片,凡是“路過”的蓮子都要挨上一刀。這一刀讓蓮子外面較硬的青綠色外殼從中間被劃開一道整齊的切口。這劃了一道口子的外殼很容易就被剝落,露出里面白白胖胖的部分。
撕完膜還要捅蓮心
如果說去殼還可以依靠機器,那么去掉緊粘在蓮子身上的一層白膜就是花費工夫的了,用手輕輕地揉搓,小心翼翼地剝離,一掂一撕,一層半透明的白膜就被剝開,新鮮蓮子才算是露出“廬山真面目”。每到這時候總有嘴饞的小孩沒忍住,直接把新鮮蓮子丟進嘴里,就算還沒有去掉蓮心,那蓮子的清甜也是令人回味的。
緊接著,細心的剝蓮工人會用一根細細的鐵絲,一端磨平一端彎成圈套住小指,從蓮子圓胖的一端捅進去,通去整個蓮心,蓮內不能有蓮心殘留,同時還要保持籽粒圓滿,不破損或裂成兩片。蓮農告訴我們,如果蓮子不能馬上干燥,就應先浸在清水中待烘烤前再通心。通下來的蓮心都單獨收集曬干,農科院蓮科所的魏主任告訴記者,將近30斤的蓮子才能收集1斤蓮心,市場價格大概近50元一斤。
通去了蓮心這蓮子就算是完工了大半,清洗后就剩后一道烘烤的工序,這可是影響加工質量的關鍵環節。“傳統上用炭爐烘烤,但火候較難控制,需要經常翻動蓮子,否則易烤黃、烤焦,而且烤一次大約要花4~5個小時。現在大家基本用專門的烘干房,以干熱風烘干蓮子,這樣不僅快,而且烘干的蓮子賣相好。”
您好,歡迎蒞臨勇忠機械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